本站点使用cookies,继续浏览表示您同意我们使用cookies。Cookies和隐私政策
公司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为客户服务。多产粮食,增加土壤肥力是为了更有能力为客户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公司的共同价值。权力是为了实现共同价值的推进剂和润滑剂。反之,权力不受约束,会阻碍和破坏共同价值守护。公司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各治理机构权责清晰、责任聚焦,但又分权制衡,使权力在闭合中循环,在循环中科学更替。
公司在治理层实行集体领导,不把公司的命运系于个人身上,集体领导遵循共同价值、责任聚焦、民主集中、分权制衡、自我批判的原则。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改善公司治理架构、组织、流程和考核,使公司长期保持有效增长。
股东会是公司权力机构,对公司增资、利润分配、选举董事/监事等重大事项作出决策。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承担带领公司前进的使命,行使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确保客户与股东的利益得到维护。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由轮值董事长主持,轮值董事长在当值期间是公司最高领袖。
监事会主要职责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监督、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监督、合规监督。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审计师负责审计年度财务报表,根据会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评估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为加强对ICT基础设施业务的端到端经营管理,公司成立了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ICT基础设施业务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责任机构。
为加强对消费者业务的战略及风险管理,提升决策效率,公司成立了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作为消费者业务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
为逐步打造公司支撑不同业务发展的共享服务平台,并有序形成公司统治实施的抓手,公司成立平台协调委员会,以推动平台各部门的执行运作优化、跨领域运作简化、协同强化,使平台组织成为“围绕生产、促进生产”的最佳服务组织。集团职能平台是聚焦业务的支撑、服务和监管的平台,向前方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在充分向前方授权的同时,加强监管。
董事会是公司战略、经营管理和客户满意度的最高责任机构,承担带领公司前进的使命,行使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确保客户与股东的利益得到维护。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为:
前排左起:孟晚舟、胡厚崑、郭平、徐直军、梁华
后排左起:何庭波、徐文伟、阎力大、丁耘、任正非、陶景文、李英涛、汪涛、彭中阳、余承东、陈黎芳、姚福海
董事会成员共17名,由持股员工代表会选举产生并经股东会表决通过。
目前董事会成员包括:
候补董事包括李建国、彭博、赵明,董事缺位时,由候补董事依次递补
2019年,董事会共举行了9次现场会议,就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年度商业计划、审计报告、利润分配、增资、发债、银团贷款等事项进行了审议和决策。
董事会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董事会的常设执行机构,受董事会委托对重大事项进行研究酝酿,就董事会授权的事项进行决策并监督执行。2019年,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共举行了14次会议。
董事会常务委员会成员包括: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孟晚舟、丁耘、余承东、汪涛。
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会常务委员会由轮值董事长主持,轮值董事长在当值期间是公司最高领袖。轮值董事长的轮值期为六个月,按如下安排依次循环当值:
徐直军:
2019年10月1日~2020年3月31日
2021年4月1日~2021年9月30日
2022年10月1日~2023年3月31日
郭平:
2018年10月1日~2019年3月31日
2020年4月1日~2020年9月30日
2021年10月1日~2022年3月31日
胡厚崑:
2019年4月1日~2019年9月30日
2020年10月1日~2021年3月31日
2022年4月1日~2022年9月30日
按照中国公司法的要求,公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主要职责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监督、公司经营和财务状况监督、合规监督。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和EMT会议。
2019年,监事会共举行了11次会议,对2018年度董事履职情况进行了评价;对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议;听取了公司合规体系的汇报,并针对重点风险领域开展了巡视和检查;对区域的关键干部开展了监督。监事会成员列席了全部董事会会议,对董事会决策事项及运作规范性进行了监督。
监事会成员共10名,由持股员工代表会选举产生并经股东会表决通过。目前监事会成员包括:监事会主席李杰,常务监事周代琪、任树录、尹绪全、李今歌、李大丰,监事宋柳平、田峰、易翔、李健。
监事会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在监事会授权下开展工作。监事会常务委员会成员包括:李杰、周代琪、任树录、尹绪全、李今歌、李大丰。
前排左起:周代琪、李杰、任树录
后排左起:李今歌、宋柳平、李健、易翔、田峰、李大丰、尹绪全
监事会主席
出生于1967年,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通信学士、计算机图像处理硕士。1992年加入华为,历任研发工程师、国内代表处代表、莫斯科代表处代表、独联体地区部总裁、全球产品行销总裁、全球技术服务部总裁、人力资源部总裁、片区联席会议总裁、华为大学校长、公司总干部部部长等。现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审计委员会主任。
常务监事
出生于1947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4年加入华为, 历任ATM产品经理、 多媒体部总工程师/总经理、硬件总监、西安研究所所长、产品解决方案干部部部长、首席道德遵从官、道德遵从委员会主任等,现任纪律与监察委员会成员。
常务监事
出生于195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本科。1992年加入华为,历任慧通公司总裁、华为基建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华为内部服务管理委员会主任,现任华为首席后勤官等。
常务监事
出生于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硕士。1995年加入华为,历任公司南非地区部总裁、TK业务部副总裁、 光网络产品线总裁、销服体系干部部部长、全球采购认证管理部副总裁等职务。
常务监事
出生于1968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本科。1992年加入华为,历任地区部副总裁、地区部总裁、全球产品行销部总裁、南部非洲片区总裁、片区联席会议成员、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亚太片区总裁、审计委员会成员、内审部总裁。
常务监事
出生于1966年,本科毕业于长春邮电学院无线电工程系,获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加入华为,历任北京办事处销售副主任、天津办事处主任、石家庄办事处主任、电信系统部副部长、南非地区部销售副总裁、MTN系统部部长、东南非地区部总裁、区域财经管理部总裁、中东非洲片区总裁、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
监事
出生于1966年,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1996年加入华为,历任产品战略规划办经理、知识产权部部长、对外合作部部长、PSST成员、法务部总裁、专利委员会主任、贸易合规与海关遵从委员会主任、人力资源委员会纪律与监察分委会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首席法务官、首席合规官等。
监事
出生于1969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1995年加入华为,历任石家庄办事处主任、国内营销干部部部长、市场财经部部长、中东北非片区常务副总裁、中东地区部总裁、中国地区部总裁、安捷信网络技术公司总裁、人力资源管理部副总裁(主持工作)、华为大学常务副校长、华为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人力资源委员会纪律与监察分委会主任、片区联席会议管理团队常务成员、子公司董事资源局主任、中亚俄片区总裁、公司干部管理团队成员、审计委员会成员、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纪律与监察委员会主任、亚太片区总裁、监事会监事等。
监事
出生于197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本科。1998年加入华为,历任巴基斯坦代表处代表、 中东地区部总裁、 区域财经管理部总裁、公司副CFO、区域管理部总裁、美洲片区总裁等, 现任中东非洲片区总裁、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等。
监事
出生于1973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2001年加入华为,历任尼日利亚代表处代表、西非地区部总裁、销售与服务体系总裁特别助理、客户群及区域业务支持部总裁、东北欧地区部总裁、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片区联席会议管理团队常务成员、片区联席会议副总裁、LTC全球流程责任人(GPO)、美洲片区总裁等,现任欧洲片区总裁、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
审计师负责审计年度财务报表,根据会计准则和审计程序,评估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范围和年度审计报告需由审计委员会审视。任何潜在影响外部审计师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关系或服务,都要与审计委员会讨论。此外,独立审计师还与审计委员会共同商讨审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管理层的支持情况。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
华为基于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设计并实施了内部控制(简称“内控”)体系,发布的内控管理制度及内控框架适用于公司所有流程(包括业务和财务)、子公司以及业务单元。该内控体系基于COSO模型而设计,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部分,同时涵盖了财务报告内控体系,以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准确。
控制环境是内控体系的基础。华为致力于倡导及维护公司诚信文化,高度重视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企业公民道德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制定了员工商业行为准则(BCG),明确全体员工(包括高管)在公司商业行为中必须遵守的基本业务行为标准,并例行组织全员培训与签署,确保其阅读、了解并遵从BCG。华为建立了完善的治理架构,包括董事会、董事会下属专业委员会、职能部门以及各级管理团队等,各机构均有清晰的授权与明确的问责机制。在组织架构方面,华为对各组织明确了其权力和职责的分离, 以相互监控与制衡。公司CFO负责全公司内控管理,业务控制部门向公司CFO汇报内控缺陷和改进情况,协助CFO建设内控环境。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所有经营活动的控制状况进行独立的监督评价。
华为设立了专门的内控与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开展针对全球所有业务流程的风险评估,对公司面临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管理与监控,预测外部和内部环境变化对公司造成的潜在风险,并就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及应对方案提交公司决策。各流程责任人负责识别、评估与管理相关的业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内控措施。公司已建立内控与风险问题的改进机制,能够有效管理重大风险。
华为建立了全球流程与业务变革管理体系,发布了全球统一的业务流程架构,并基于业务流程架构任命了全球流程责任人负责流程和内控的建设。全球流程责任人针对每个流程识别业务关键控制点和职责分离矩阵,并应用于所有区域、子公司和业务单元 ;例行组织实施针对关键控制点的月度遵从性测试并发布测试报告,从而持续监督内控的有效性 ;围绕经营痛点、财务报告关键要求等进行流程和内控优化,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支撑财报准确、可靠及合规经营,帮助业务目标达成 ;每年进行年度控制评估,对流程整体设计和各业务单元流程执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评估结果。
公司设立多维度的信息与沟通渠道,及时获取来自客户、供应商等的外部信息,并建立公司内部信息的正式传递渠道,同时在内部网站上建立了所有员工可以自由沟通的心声社区。公司管理层通过日常会议与各级部门定期沟通,以有效传递管理导向,保证管理层的决策有效落实。同时,公司在内部网站上发布所有业务政策和流程,并定期由各级管理者/流程责任人组织业务流程和内控培训,确保所有员工能及时掌握信息。公司亦建立了各级流程责任人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回顾内控执行状况,跟进和落实内控问题改进计划。
公司设立了内部投诉渠道、调查机制、防腐机制与问责制度,并在与供应商签订的《诚信廉洁合作协议》中明确相关规则,供应商能根据协议内提供的渠道,举报员工的不当行为,以协助公司对员工的诚信廉洁进行监查。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整体控制状况进行独立和客观的评价,并对违反商业行为准则的经济责任行为进行调查,审计和调查结果报告给公司高级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此外,华为建立了对各级流程责任人、区域管理者的内控考核、问责及弹劾机制,并例行运作。审计委员会和公司CFO定期审视公司内控状况,听取内控问题改进计划与执行进展的汇报,并有权要求内控状况不满意的流程责任人和业务管理者汇报原因及改进计划。